科研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研项目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途径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途径


【内容提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职业学校办学,更影响着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与接受。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自身的办学还是其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而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仅是提供初次进入岗位的一般就业人员,而在于提供具有一定学习能力、掌握一定技术和具有技术含量技能的新增就业人员。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要看其规模的大小,更需要观察其有效供给问题。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在近几年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人员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不少管理机构、高等学校的管理学科也加入了研究行列,有效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水平。但是,从目前看,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还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并集中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总量之间的关系上,从微观方面进行研究的比较少。因此,本文拟从微观方面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一些分析,以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微观视角的观察对象

 

要从微观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确立研究对象。从正规学历职业教育的涉及关系看,无非有四个方面:求学者、职业学校、用人企业、政府。从直接关系看,主要是求学者、职业学校、用人企业。而政府既是职业学校主要的投资者,又是求学者、职业学校、用人企业的管理者。从逻辑关系看,学校是一个中心环节,学生是通过学校学习,进而进入企业进行工作来满足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通过专业设置连接着学生需求与企业需求,起着一种桥梁作用。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学校既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需求。但是,学生、职业学校、企业又是一组矛盾体,学生的需求是要通过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总是希望能够以最少的学习费用来完成(包括时间成本);职业学校总是希望以最低的教学成本完成教育教学过程;而企业总是希望以最低的工资额度招聘到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人员。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如果三者都以自己的意愿为追求目标,最终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学博弈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到职业学校求学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少,办学成本高的专业设置减少或降低招生数量,大量设置办学成本较低专业,企业招收相应人员素质不断下降,愿意付出工资越来越低,进而循环,这就会导致职业教育社会效率的显著下降,目前是否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还不太好做出判断。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管理者,既职业教育涉及的第四方——政府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不断规范三者的行为,或通过经济手段对三者的行为进行调控,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低环境要求。但是,无论学生、学校、企业的行为还是政府进行管理都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甚至是经济水平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当然,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受到经济的影响,也同时会受到文化、制度等影响。

 

二、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生源及办学的影响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经济人假设,人的行为总是从利于自身而做出一种理性判断。对于职业教育生源来讲,即使是一个未成年人,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继而对自己的选择做出一种经济判断,到职业学校学习,我的收益是什么,这是一个经济人最基本的追问。而这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即涉及目前所要花费的成本,又要涉及以后的预期收益。即使预期收益很高,还涉及是否具有投资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经济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一般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一般教育也非常落后,国民整体受教育年限一般较低,在有些地方往往是勉强维持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甚至是一些孩子义务教育都上不起。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往往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问题而无力进一步接受职业教育。这一方面是接受职业教育需要费用,同时,由于经济落后,生产效率往往很低,积累速度缓慢,有些地区甚至是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才能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这又加剧青少年过早结束学业而投入生产劳动。另一方面,经济落后一般意味着工业不发达,这类地区中一般是以第一产业为主,没有发达的工业,城市化水平往往比较低,这又直接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整个区域就业吸纳能力就会有限。在一般民众看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并不意味着能够找到农业生产以外的其他工作,也可以说看不到职业教育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对于这样的问题在目前看来好像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落后地区职业教育都在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服务。但在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末期这段时间内,我国的职业教育采取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培养所谓“落地式”人才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严重地挫伤了这类地区青少年对职业教育选择的积极性,选择职业教育意味着难以学习到外出打工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几年的学习中难以得到外出打工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如直接外出打工,一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知识、技能和生存与发展经验,可能比上职业学校还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落后地区一般还有贫穷恶性循环特征,即由于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均国民收入低,生活贫困,积累也低,经济发展投入很低,导致经济发展落后这样的循环之中,而通过教育输入新的观念和理念,破除区域封闭状态是打破贫困循环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使落后地区有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降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和费用,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实行学费补贴政策,对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是促进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因为一些家庭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才能维持生活,即使免除学费,只要需要费用,甚至是不需要费用,由于家庭需要劳动力投入都可能使一些学生无法接受职业教育,这都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上学成本问题不是学生考虑的主要问题,这些地区的家长与学生一般会考虑如何通过教育才能获取最大收益,这里就有一个比较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比较。从目前看,虽然高等教育需要个人的投入很大,但比起职业教育的收益还是要高得多。如果选择职业教育,一般就意味着难以再接受高等教育,尽管各地都有一些对口升学,但对口升学的数量一般较少,而且好的院校更少,选择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基本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丧失是一般家庭难以接受的。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支撑能力不是问题,对于一般家长来说,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长的教育时间,这不仅是一个收益问题,还有一个安全问题,孩子过早进入社会,由于青少年的青春期还没有度过就会存在安全问题,经常可以听到职业学校老师讲到这部分生源,家长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是为了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校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到社会惹是生非就行了。所以,对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应积极地不断高移职业教育的层次,尽量减少每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错过。我们可以想象,在经济发达地区,独生子女较多,往往出现六个家长(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甚至更多的家长寄希望于一个孩子的发展,过早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除非是孩子确实学习太差,不愿意上普通高中参加高考,没有办法才会接受职业教育。这既是观念问题,但也是面对社会实际状况的现实和必然选择。

 

赵宗淑认为,个体对教育的需求有五个层次:①与生活区域(生活区域是指个体及其家庭在社会生产、生活所能涉及的地域范围)生产力水平适应阶段:个体要达到与区域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劳动能力所产生的教育需求(简称生产力水平适应阶段);②就业机会追求阶段:当个体的受教育年限达到与区域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后,没有或难以参与社会生产劳动时,为了使自己的劳动能力能够得到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机会而产生的教育需求;③社会生活需要满足阶段:个体通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得到满足和提高而产生的教育需求;④效益最大追求阶段:个体通过较高层次的教育使自己的收益达到较高或理想而产生的教育需求;⑤消费需求阶段: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或作为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产生的教育需求。如果按照这五个阶段划分,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一般处于就业机会追求阶段,而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就应该设置在社会生活需要满足阶段上。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对职业教育的生源影响至关重要,学生没有掌握好应有的基础知识而导致基本学习能力欠缺,自信心丧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是厌学已成为影响职业学校招生和教学组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一些孩子不接受职业教育,不是因为经济问题,也不是因为职业教育资源问题,而是自身丧失了学校学习能力而不愿到职业学校学习。所以,职业教育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

 

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学校办学的影响更明显,我们到发达地区的学校去看看,到落后地区的职业学校去看看,到城市职业学校去看看,到农村职业学校去看看,一切都不需要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果说的具体一点,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学校办学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二是直接影响着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三是直接影响着师资水平,四是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由于对这样的影响讨论已比较多,在此不在赘述。

 

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途径及相互影响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外乎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人才供给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企业是职业教育需求的另外一个主体,分析企业对人员的选择过程和个体对企业的选择过程无疑对研究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企业对员工的选择一是受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作复杂程度的影响,二是要受到劳动就业制度的影响。而收益的大小则决定着个体对企业的选择过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市场经济加快,伴随计划经济所产生的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被迅速打破,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分化。一方面是规模性生产企业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一些小型企业不断消失和产生,随之带来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分化,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工作岗位,它要求并发展稳定的工作习惯,一般情况下这些企业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的机会,但对教育的要求高。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是小企业、小公司中的工作岗位,它不要求也不鼓励发展稳定的工作习惯,这类企业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等。目前,在描述不同群体参与社会劳动时会使用就业和打工两种词汇,这两种词汇的使用实际上就是劳动力市场分化的一种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分化直接结果是新增就业群体总是希望通过教育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从目前看,接受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这也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因为经济发展程度往往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大小不同,两个劳动力市场的所占比例也不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劳动力市场很大,无论是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皆是如此。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二产和三产一般都比较落后,往往劳动力市场比较小,而且主要劳动力市场比例更小,大部分是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其当地新增劳动力总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进入,而且从劳动力流动看,由于落后地区主要劳动力市场很小,所以符合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条件的新增劳动力总是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既使难以进入发达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带来的收入差异也会使这些经济落后地区符合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进入发达地区的次要劳动力市场。这样的结果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工作较好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也会被一些受教育高的新增劳动力所占有,对于主要以次要劳动力市场人员为主要吸纳就业的小型企业,将会不断提高接受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这就会出现所谓的“人才高消费”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所剩次要劳动力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生产简单、利润比较低、劳动强度大、工资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主要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利润比较低,总是希望给出最低的工资招聘劳动者,以维护生产的基本运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受到过职业教育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其工作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即可胜任。这样使中等职业教育处于很尴尬的局面,毕业生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工作,且只能做一般的体力劳动。但由于生活是需要成本的,工资不可能低到无限,一方面是受国家最低工资制度的制约,二是当就业人员感觉其收入与自己的付出不相匹配时也会自动离开,这是近年来发达地区所谓的技工荒的主要原因,也是每年都会有大批的经济落后地区人员进入发达地区打工,也会有相当一批人员返回家乡的原因。


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整体就业市场很小,无论是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新增劳动力数量都可以使其得以满足需要,尤其是当主要劳动力市场过于小的时候,符合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条件的新增就业人员会更大幅度地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这样也会使企业不断提高新进人员的受教育年限,直到工资水平难以被新进人员所接受而向发达地区流动。这样的过程对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无疑将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职业教育不能提供较好的技能教育,其毕业生只有在一些体力劳动领域就业,职业教育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这样的过程对职业教育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仅从目前需求与供给看,学校职业教育所设专业技术含量越低,其存在的价值与功能就会显著降低,显得是否接受职业教育对就业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加大其人才培养的技术含量,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中争取到介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中间的这些新增就业机会,即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低端岗位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高端岗位,继而能够有机会晋升到主要劳动力市场。

 

之所以分析这样的过程是因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数量,更是通过不断提高就业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使之跟上生产技术水平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基本合格的初次进入岗位的劳动力,二是由于受教育年限长,学习能力强,适应新工作快,生产技术水平升级时能有足够的内部人员及时适应生产方式的提升和转变。由于我国劳动人口非常庞大,新增人员一般不是太大的问题,主要问题是人员在岗的成长问题,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企业招聘人员要求有工作经历的原因。实际上,每个企业都要求招聘到有经验的新员工是不可能的,员工的成长成本总是需要有企业来负担的,不切实际地一味招聘具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反映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成熟。


从以上分析看,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自身的办学还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而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仅是提供初次进入岗位的一般就业人员,而更在于提供具有一定学习能力、掌握一定技术和具有技术含量技能的新增就业人员。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要看其规模的大小,更需要观察其有效供给问题。

转自《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申家龙文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间:2021/5/12


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4号
电话:18008099214


四川成人本科 四川成人专科 四川成人专升本 四川成人大学 四川职业教育网